襯衫面料:國產高端品牌魯泰

“三防”(防水、防油、防污)到”三自然”(自然免燙、自清潔、自去污)
魯泰始終以科研和技術創新作為競爭、發展的核心,堅持走高端產品道路,不斷引進德國、瑞士、日本等國際先進設備和技術,淘汰落后產能,努力確保技術和設備在同行業中的領先水平,推動產品結構調整,實現產業升級。
自2000年開始,魯泰先后投資4.5億元,引進了當前世界上技術先進的卡摩紡紗設備,成功改造升級了卡摩賽絡積聚紡設備和技術,研究開發了一系列高支、超高支純棉和多組分紗線;引進了國際先進水平的全自動穿經設備,大幅縮短了產品的加工時間,提高了生產效率,降低了員工的勞動強度;引進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液氨加工設備,推動了魯泰面料后整理技術的提升,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系列天然纖維超級免燙技術和標準。
二十多年來,魯泰集團的主導產品不斷地更新換代,紗線實現了從普梳到精梳,從普通環錠紡到緊密紡,從中支到高支再到超高支的升級;面料實現了從熨燙到免燙,從無彈到有彈的提升;襯衫從有縫到無縫的華麗轉變;功能從“三防(防水、防油、防污)”到“三自然(自然免燙、自清潔、自去污)”的跨越,引導健康可持續的生活方式,演繹了現代紡織發展的無限內涵。

產業技術
魯泰圍繞做強的發展戰略,為傳統技術實施配套改造和深度挖掘,進行大規模技術改造和集成創新,在關鍵領域取得重大突破,取得一系列重大科研成就。
01
液氨+潮交聯整理技術
魯泰公司將液氨加工技術應用到免燙整理中,開發了液氨+潮交聯免燙整理技術,將液氨免燙整理生產線引入國內。通過強化生產組織,優化資源配置,實施技術攻關活動,攻克了液氨整理對棉纖維微觀結構和宏觀性能的影響,實現了液氨免燙整理對純棉面料預處理的工程應用,極大地推動了國內紡織行業的科技進步,增強了紡織行業的國際競爭力。
02
300支紗線和超高支純棉面料加工關鍵技術及其產業化
魯泰采用瑞士立達K44紡紗設備和COM紡生產工藝,成功開發了300英支超高支純棉色織面料,實現了世界紡織行業超高支面料的突破,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。
03
無縫線襯衣技術
公司的無縫線襯衫技術,徹底突破傳統用機針、縫紉線縫合衣片的觀念,創造性地研制出新型高強環保粘合材料,成功開發無縫線粘合制衣技術,制備出了無縫線純棉襯衫,并完成了產業化,襯衫產品實現了從有縫線到無縫線的跨越,堪稱世界制衣史上的一次技術革命。
04
扭妥紡紗及其面料技術的研究
公司與香港理工大學共同研發了低扭矩紡紗技術,即扭妥紗技術,該技術生產的紗線具有低扭矩、低捻高強、成品織物手感柔軟等特點,同時具有可以提高產量,全過程無污染等優點。
扭妥紡紗技術推廣應用,提升了面料品質與品位,引領國際高檔面料產業界“科技面料”新趨勢,實現了扭妥紡紗技術在生產純棉高支紗上的產業化應用。
05
泡沫漿紗技術的系統創新與產業化應用
公司與江南大學、武漢紡織大學強強聯合,通過對紗線的結構與表面特性、各種漿料性能及其配伍、漿紗技術及相應裝備的參數等多個方面的廣泛研究,最終實現了泡沫上漿技術的產業化應用,從而大幅度降低漿料的用量,并在退漿漿料的降解研究與應用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。
低碳技術
魯泰圍繞環保做減法,綠色價值更加彰顯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,建設美麗中國,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。
魯泰是中國紡織行業生態文明建設示范企業,紡織供應鏈綠色制造產業創新聯盟發起單位,CNTAC-ZDHC化學品管理創新項目先鋒試點工廠,CNTAC-ZDHC 供應鏈化學品管理創新2020行動領跑者企業。
堅持環保與生產發展同行,努力將公司建成“資源節約型,環境友好型”的現代化、綠色環保型企業。魯泰改變了傳統紡織印染行業側重末端治理,輕視污染預防的環境管理模式,采取以清潔生產為主,末端治理為輔、能源梯級利用的綜合污染防治方式,用科學而且嚴格的環境管理體系作保障,長期以來形成了最終綜合治理的節能減排模式。
01
印染廢水大通量膜處理及廢水再生染色回用技術與產業化
魯泰與東華大學合作開發了印染廢水大通量膜處理及回用技術,建設了一個現代化的日處理能力8萬噸的污水處理廠,采用德國奧貝爾氧化溝和法國德立滿高密度沉淀等先進技術,使處理水質達到一級A的排放要求,廢水回用率高達40%以上。實現了印染廢水的前期清濁分流,中期重點回收,后期深度處理回用。推動了我國印染行業污水回用技術的發展。
魯泰的生產用水每天約2萬立方米。目前已實現2萬立方米/天回用再染色。
02
半缸染色節能技術
基于傳統紗線循環染色工藝“能耗大、成本高、產出少”,不利于企業可持續性發展的實現,魯泰公司在現有設備性能的基礎上,在業內提出了顛覆性的理念–“半缸水位染色”。該技術打破了傳統全浸滿式的染色方法,通過創新改造染色設備、研究開發染色工藝參數等,成功開發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“半缸染色”技術,實現了顯著的節能效果。